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理综 地理 历史 政治 文综 奥数 数学竞赛 物理竞赛 化学竞赛 书法 绘画 舞蹈 钢琴 体育 棋类 美术 小提琴 声乐 音乐 英语口语 雅思 托福 吉他 德语 韩语 日语 法语 高等数学 SAT数学 心理辅导 新概念英语 英语四级 作文 微积分 其他 古筝
当前位置:网站北京快3首页 > 高考 > 高中生考试与试卷分析 > 新课改情况下的未来高考考试走向
新课改情况下的未来高考考试走向
众所周知,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即将公布。高考大纲对现在的高中学子和老师而言,主要是关注各科增删的考点和必修及选修内容,以及题型的变化。 今天要谈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旗下的《中国考试》杂志,在近期发布了关于高考内容改革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着力于高考改革后各科考查内容、试卷试题的编排和评分方案。 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 首先试卷结构发生变化 语文试卷分为阅读与表达两部分。阅读包括文化常识、古代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部分,共19题,80分。表达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分析性写作2部分,共4题,70分。满分仍为150分。 开发6种新题型 1.情境化的默写填空题:改变给出上句,要求考生填写下句的简单记忆性默写考查,设置一个可供考生理解、使用古诗文的情境,考生需要在理解情境的基础上填写句子。 2.传统文化素养选择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中选取内容,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 3.言语逻辑选择题:通过短小材料营造生活、学习的情境,考查考生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思维的过程。 4.混合型材料阅读题:拓展试题材料来源,主要考查对多元化的文字材料、信息图表的阅读理解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5.实用性写作题:要求考生撰写诸如书信、通知、消息等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实用性文章。 6.分析性写作题:要求考生撰写满足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辨析论证的分析性文章。 现代文阅读 在试题选材上,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阅读文本形式的变化,扩大现代文阅读文本类型,如图片、表格、统计数据等,尝试引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古诗文阅读 首先,在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如何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注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其次,注重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对于区分高分段考生、引导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强所选材料的经典性,避免试题设问过于宽泛,注意防止套作等问题。 高考语文命题方法变化 1.拓展试题选材范围。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反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建设成就;拓展试题材料的领域和范围,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增加表格、图片、统计数据、文字表述等多种信息,为能力考查和素质展现提供充分的情境和背景,为考生自由思考创造条件。 2.语文科考试内容去除对字音、字形等死记硬背的内容要求,降低程式化的语法运用考查比重,突出语文读写核心素养,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求。 3.打破过去封闭的试题呈现方式,根据考试目标和考试内容的更新,创新命题方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在理论与问题之间介入一个更真实、开放的情境,模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 数学,加强理性思维考查,体现创新性。 试卷结构变化 数学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逻辑推断填空题、数学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数据处理题、举例题、开放题等22题,共150分。
开发5种新题型 1.多选题:选择题的答案不唯一,存在多个正确选项。 2.逻辑题: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查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3.数据分析题:给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4.举例题:要求考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的结论或具体实例。 5.开放题:问答题开放设问,答案并不唯一,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命题内容变化 1.改革后的《考试大纲》中不再设置选考内容,所有内容为必考内容。将现行《考试大纲》选考内容中的“不等式选讲”列为必考内容,其他两部分内容“几何证明选讲”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再列为考试内容。 2.数学考试内容根据本科院校的招生要求和不分文理科的考试要求,在现行理科内容的基础上,删除数学归纳法、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定理等内容。 3.文理不分科后的数学试卷,与现行文科数学相比,增加空间向量、计数原理和随机变量等内容。
高考数学命题目标变化 数学科将原来考试大纲中的5种能力、2种意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能力结构,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与应用意识。数学科应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高考数学命题方式变化 1.在学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点设计试题,注重学科知识内在的联系和多学科的融合。 2.创新试题设计,通过提供数据、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3.增加应用型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实践。 英语,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促进学科素养养成。 高考英语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如阅读理解部分选取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文综,体现学科素养导向,引导教学深入探索。 文科综合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对高考文综试题命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原有题型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题型。 第二,克服目前文科综合试题中“主题综合、分主题分学科命题”模式,命制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综合题。 第三,考试形式应多元化。 新题型1:撰写小论文类试题 这类试题是指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理问题、理念和思想方法,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色与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规律,使学生通过书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想。
新题型2:设计小制作类试题 地理小制作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开发学生学习地理潜能的功能,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这类试题以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主,试题的条件与过程都具有开放性。
新题型3:提出问题类试题 命题者通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联想已掌握的地理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与规律,从而尝试性地提出与情境相关的问题,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理科,综合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凸显探究精神。 化学 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物理 物理学科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生物 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评论 |
向昆 的其它文章 |
"